好文诗网_古诗文大全鉴赏

手推车赏析苦难的辙迹

作者:佚名



  1938年1月,艾青从有落雪感的阴冷的武汉来到了战火日渐逼近的黄河岸边,第一次踏上真正冰天雪地的北方土地,心里涌动的激情可想而知。他写下了长诗《北方》。以一个画者所擅长速写的那种洗练而有力度的造型语言,又写了近十首质朴而凝重的小诗,《手推车》是其中的一首。

  《手推车》只有短短的二十行,便勾勒出一个真实的令人为之心碎的情境。全诗异常的简洁,没有多余的一个字,每一个准确而沉重的词语都蕴含着历史的苦难的实感,它们如手推车沉沉的独轮辗压在读者的心灵上:“唯一的轮子”发出的“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和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交织成为一个有声响有形色的北方的天野。诗的整个艺术情景和氛围与黄河两岸土地和人民沉重的悲哀十分一致,它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亲缘。诗的沉重感,绝不是逃亡者的哀伤,更不是旅游者廉价的同情,是一个战士痛切的感情和准备战斗的热忱。

  这首诗的情境和诗人着力刻画的手推车,我不但在诗人写这首诗的当时当地看见过,而且还在战火逼近的危急情况下,伴随过数以百计的独轮手推车颠簸在泥泞的布满深深车辙的路上,那使天穹痉挛的尖音至今仍在我的心灵里尖厉地啸响着。我深信,手推车的尖音当时曾使诗人的心灵痛楚地痉挛过。或许正是由于使诗人心灵痉挛的这种尖音,他写下了这首诗。

  艾青1938年初写的一些小诗,使我想到了一个作家或诗人,在日常生活和创作活动中的“主观经历强度”(J·R·封·萨里斯的一个观点),我的理解“主观经历强度”是指作家或诗人个人的素质、情绪和客观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感应。不同的作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应。诗人艾青却能以从许多平凡的经历和事物中,引发出内心强烈的创作冲动,并进一步形成一个完美的诗的情境和图像。艾青所以有溅射着灵感火花的“主观经历强度”,首先是他有着与祖国同命运的战斗者的情操;其次,由于个人素质,他对大自然的生灵和土地的苦难有着特别的敏感,这与他吃“大堰河”的乳汁和他本人的苦海茫茫有关;再其次,他有勾勒和塑造感觉世界的形象的敏感和功力。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

分享
返回▲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芽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