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诗网_古诗文大全鉴赏

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解析注释:

作者:佚名

1940年前后,国民党顽固派置民族利益于不顾,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投降卖国反动政策,对陕甘宁边区与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大搞军事磨擦,掀起了一次次的反共高潮。与此同时,日寇也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军事进攻,妄图消灭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政治上,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卖国投降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在军事上,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打退了日寇的猖狂进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使根据地日益巩固和扩大;在经济上,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方针;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实现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使延安等地呈现了一派兴旺、发达、进步的景象。
1940年8月,董必武自重庆回到延安,看到延安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触景生情,写下了《三台即景》的诗篇。同年秋,朱德从太行山区抗日前线回到延安,看到董必武的这首诗,便即兴写下这首和诗。

①延水,河流名称,即延河。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经延安市志丹县、安塞县,流贯延安市区,在延长县南河沟乡凉水岸附近注入黄河,全长286.9千米。
②科头:谓不戴帽子,光头。裴驷集解:“科头,谓不著兜鍪入敌”。
③离衷:离愁别绪。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

分享
返回▲

《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朱德元帅在1940年秋写下的诗作。该诗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秋景图,再现了抗日圣地延安那一派蓬勃兴旺的新气象,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严防敌人的突然袭击


秋初日暖看飞鸿, 延水青山在眼中。

赤足渡河防骤雨, 科头失帽遇狂风。

学生少有顽固派, 教授多为中外通。

城郭成墟人杰在, 同趋新厦话离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