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诗网_古诗文大全鉴赏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人评价) 5

朝代:唐朝

作者:王昌龄

 

hé yè luó qún yī sè cái ,fú róng xiàng liǎn liǎng biān kāi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古:通仄平平仄仄通 平平仄仄仄平平 ◆开【上平十灰】
今:通通平平通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开【四开,ai,uai】

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作品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释义】

因为罗裙确实是裁出来的,那荷叶怎么可能是裁出来的呢?可诗人就要这么说,“荷叶罗裙一色裁”,这就新鲜了吧。那“芙蓉向脸两边开”也是一样啊,他不说采莲女的脸色像荷花,而是说芙蓉,也就是荷花,都在向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这不还是逆向比喻拟人化处理吗?荷花、荷叶都好像有了生命,都在向采莲女子靠拢,都在和采莲女子呼应。

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明白了,别看这两句写的是荷叶、荷花,谁才是诗的真正主角啊,是荷塘的风景还是采莲的姑娘啊?当然是采莲的姑娘。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问答】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意思是?

答: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是描写哪个季节的?

答:描写的是夏天 因为“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写的是“荷叶”已长大如裙,“荷花”(即芙蓉)已开放。而“荷叶”长成,“荷花”盛放的时间就是夏天。

【翻译】

英:Lotus leaf skirt cut color, lotus to face both sides open

韩:연잎 의 나염 치마 는 일색 으로 재단하고, 부용 은 얼굴 양쪽 으로 피었다

繁: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本文图片皆有版权
http://www.haoshiwen.org/view.php?id=77130


精彩推荐

王昌龄的古诗大全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诗词名言

  • 相和歌辞。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停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况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鼷鼠窠。高皇子孙尽,千古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 相和歌辞。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有诏征草泽,微臣献谋猷。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毋丰羞

  • 长信怨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炉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还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关柳色深。夜闲须尽醉,莫负百年心。

猜您喜欢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