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诗网_古诗文大全鉴赏

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雍和

(评价人数不足)

朝代:唐朝

作者:佚名

 

泰折严享,阴郊展敬。礼以导神,乐以和性。
黝牲在列,黄琮俯映。九土既平,万邦贻庆。


精彩推荐

佚名的古诗大全

归有光介绍

作者:佚名   归有光正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即公元1507年1月6日)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后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安亭,读书讲学,作《冠礼》、《宗法》二书。从学的常数百人,人称“震川先生”。他考察三江古迹,认为太湖入海的道路,只有吴淞江,而吴淞江狭窄,潮泥填淤,渐渐地就堙塞,只要合力浚治,使太湖的水向东流,其他的水道就可不劳...

归有光生平

作者:佚名 名扬海内 科举不顺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腊月二十四日生于江苏昆山一个日趋衰败的大族之中。他八岁时,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也许就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

归有光文学成就

作者:佚名 倡变文风  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时王世贞为文坛宗师,声势煊赫,归有光贬斥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人”,“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

归有光水利贡献

作者:佚名   自古以来太湖流域以富庶闻名,但伴随着发展,太湖水旱灾情越来越严重,到了明朝,每三到七年就要发生一次水灾。归有光居住在安亭时,对太湖地区的水利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吴淞江是太湖入海的道路,只要拓宽吴淞江,解决吴淞江的淤塞问题,其他的水道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反对排泄太湖水,因为“夫水为民之害,亦为民之利,就使太湖干枯,于民岂为利哉”!他上书给当时的兵道、知府、知县,阐述自己的治水主张。他...

归有光家庭情况

作者:佚名   归有光初娶魏氏,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魏氏去世,归有光续娶安亭望族之女王氏。归有光长子归子孝于1548年染病而亡,年仅16岁,归有光为他作了《思子亭记》以表哀思。归有光另有子归子祜、归子宁,参与整理归氏遗文。五子归子慕为万历十九年(1591年)举人,两次被逐,隐居江村,死后赠翰林待诏。孙归昌世,归庄之父,为著名篆刻家、书画家、文学家,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昆山三才子。曾孙归庄,为明末书画名家,明亡后...

归有光评价

作者:佚名   王世贞最初因为文学观点与归有光相左而讨厌他,后来却又不得不佩服他,认为归有光可与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值得一提的是,王世贞晚年时文风亦有转变,主张“文必秦汉”的他甚至沉迷阅读苏轼的文章。   林则徐曾在嘉定归有光祠题一联:  “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对归有光在水利方面的贡献和经学方面的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归有光以...

归有光震川书院

作者:佚名   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江苏巡抚陶澍为纪念归有光,奏请道光皇帝于归氏故居安亭建造震川书院。书院与菩提寺相连。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震川书院停办,翌年毛怡源等于原址创办新学,改名震川学堂,初为小学,1905年改为中学,兼设师范,名为苏松太道立震川中学,是嘉定、昆山两县最早的中学。1906年又改为小学。现址为上海市嘉定区安亭中学。   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江苏巡抚陶澍为纪念归有光,奏请...

归有光历史遗迹

作者:佚名   为纪念归有光,清道光8年(1828),江苏巡抚陶澍奏请道光皇帝批准, 动用菩提寺东边空地,建造震川书院。于道光8年(1828)动工,3年后竣工。书院占地11.7亩。   书院与古刹菩提寺相连,南有和尚浜溪流,对岸为大熊墙,缀以绿树翠蔓,清净异常。东与因果树相通,北又有和尚浜小溪。书院门首镌刻“震川书院”四个篆字。   清道光15年(1834),江苏巡抚林则徐因兴修水利事,过访震川书院,留下了“儒术岂虚谈,水利...

归有光墓地

作者:佚名   归有光墓位于江苏省昆山市金潼里,墓地方圆5亩多,墓有多冢,东冢为其高祖南隐公暨配俞氏之墓;西冢为归有光暨配魏氏、王氏之墓,曾孙归庄墓附葬在西冢之次。原墓门在东,乾隆六年(1741年)县令丁元正封筑后,移至冢之前。1934年重加修尊,将墓门改建,篆额“归震川先生墓”,墓穴用水泥浇成圆顶,并立“明太仆寺丞归震川先生墓碑”;墓左建御倭亭,纪念归有光嘉靖年间(1522—1566)入城御倭的功绩。   归有...

作者介绍

佚名
佚名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集体创作或是劳动人民从很久远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标作“佚名”。
.▶

佚名诗词名言

猜您喜欢的分类: